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5837190515

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书

[ 时间:2024-07-24 02:15:03 ]
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书
  • 详细信息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书

  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方案

                             

一、摘要 2

二、方案实施重点:强基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3

三、构建凸显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 4

五、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 9

1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与量化分析 9

2中医身心(综合)健康状态辨识 9

3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 10

4中医健康调理 10

5中医健康干预 10

6中医慢病管理 10

7各级医疗机构特色临床方案自定义应用 11

8中医远程医疗服务 11

9移动中医健康管理(APP 11

10中医治未病科研大数据挖掘系统 11

六、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流程及服务模式 12

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药文化建设建议 13

八、“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价值 16

九、项目实例:江阴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17

十、方案提供商:道生医疗介绍 18


一、摘要

响应习总书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的指示,贯彻执行李克强总理2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讲话精神,加快实现***市中医药强市发展目标,特制定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围绕国务院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结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河南省卫生厅印发的《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务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旨在建立以河南省濮阳市卫计委为主管单位,各市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为支撑、各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以下简称“体系”)。

借助该体系,有助于实现(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2)五类重点人群(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3)开展内容丰富(中医体质、中医心理、中医慢病、中医养生和干预、中医移动健康管理等)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4)开展100余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5)协助开展中医远程医疗服务;(6)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数据的共享、大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挖掘;(7)区域科研项目的申报或课题的开展等。

该体系中医远程医疗系统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实施。依托该体系亦可开展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疗养康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住院医师培训及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等相关项目。

此解决方案有助于开创***市中医药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近70余家市县级中医院、市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科室建设添砖加瓦。解决方案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医诊疗设备配置不足,显著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满足国家对中医治未病、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医分级诊疗项目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为濮阳中医药强市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二、方案实施重点:强基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或健康小屋建设,是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弘扬中医药瑰宝的有力举措。然而纵观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匮乏,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差;

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欠缺,缺少专业的中医诊断设备作为技术支撑;

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较少;

基层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尚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体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不规范,可实施的适宜技术项目较少;

中医特色不突出,中医药文化氛围不浓厚等。

该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配备中医诊断设备,扩充中医药服务项目,完善中医药服务流程,打造创新型中医药服务模式,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建设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且特色突出的中医治未病科室、健康管理中心或健康小屋等;着力打造集中医健康信息采集、健康状态辨识、健康调养、中医药适宜技术规范精准应用、慢病管理、疗效评估、中医远程会诊、移动中医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创新型中医药服务机构;有助于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的应用价值,辅助提升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亦有助于形成人民群众信赖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喜用中医药的浓厚氛围。

三、构建凸显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

图1 “***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架构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对于各级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的职责要求如下:

卫计委:制定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整合区域各方面资源,形成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合力,共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机制。设立**小组办公室负责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的制定、监督管理、经费使用和考核评价等工作。成立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专家组。区域政府应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指标,纳入对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绩效考核和街道(镇)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积极发挥区域医学会、中医药学会或“治未病”协会(学会)等社会学术团体的作用,开展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方案制定等工作。在市卫计委设置中央服务器,收集各医疗机构单位上传的中医检测数据,形成濮阳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大数据,并使用中医治未病科研大数据挖掘系统进行挖掘分析,发现区域健康数据潜在的特点与规律,为制定本区域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亦可申报市级或区域科研课题。

龙头及支撑单位: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建设作为完善中医医院功能与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并承担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成为本区域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和指导中心。设置中医“治未病”科室,积极运用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和知识提供区域常见病、 多发病、慢性病、亚健康人群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组建远程会诊专家库,为基层社区的疑难杂症或危重症病人开展中医远程会诊服务。

网底单位: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机结合,通过设立“治未病”服务门诊(点)、健康小屋等全面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


四、强化中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建议

该体系以***市卫计委为主管单位、***中医院为龙头、各市县级中医院、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为支撑、各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打造创新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根据《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2011版)》的要求,结合医技人员医技水平、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等科学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推荐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1  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方案表



市卫计委中央服务器+中医治未病科研大数据挖掘系统中医诊断硬件设备配置方案市中医院中医四诊仪+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含触控端)        市县级中医院、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院便携式中医四诊仪+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手持式舌象仪+中医脉象仪+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软件)中医诊断设备软件配置方案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九种体质)(2)中医儿童体质辨识软件(3)中医老年人体质辨识软件(4)中医女性体质辨识软件*(5)中医四诊合参体质辨识软件(6)中医五态人格心理测评软件(7)中医高血压病辅助辨证系统(8)中医糖尿病辅助辨证系统*(9)基层中医辅助诊疗决策系统*(10)基本中成药辅助辨证决策系统*(11)中医身心测评系统*(12)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系统(13)中医移动健康管理(APP)                                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设备配置方案针刺类针灸针皮肤针三棱针                  艾灸类智能灸疗仪艾条艾灸架                  拔罐类竹火罐玻璃罐                                              刮痧类刮痧板砭石刮痧板穴位贴敷止咳平喘贴穴位电疗随机脉冲针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熏蒸类中药熏蒸床                                            神灯类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足疗类腿浴治疗器耳穴类耳穴磁疗贴中药制剂类全自动煎药机多功能浓缩机                    全自动中药粉碎机全自动中药制丸机全自动膏方包装机中药丸包衣/压片机热风循环烘箱中药液包装卷           


建议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品目,配齐配足中医诊断设备、针疗器具、灸疗器具、火罐、刮痧板等常用基本设备。中医诊断设备建议选择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全面、健康状态辨识项目丰富、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干预及干预效果的评价有指导价值的特色产品。该特色中医诊断设备通过健康状态辨识,可对潜在的疾病风险预测评估,及早发现并筛选疾病高危人群;可输出中药汤剂、中成药建议,并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根据体质辨识及脏腑辨证结果输出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干预处方建议,供医务人员临床参考;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能够给出中医健康指导方案或慢病管理方案,提高中医健康管理率,高效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中医治疗设备建议选择适合各级医务人员的医技水平及健康干预方案、能够支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明确医保收费目录、疗效确切的产品。

五、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

图2  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

1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与量化分析

中医四诊仪可综合采集中医舌象、面色、脉象、问诊(包括中医体质、中医心理、高血压慢病辨证等问诊量表)四诊信息,中医健康档案信息全面;系统可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定性及定量综合分析。量化数据可用于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分析、疗效评估及科学研究。

2中医身心(综合)健康状态辨识

系统可对“身心”的健康状态综合分析,“身”是对机体进行体质辨识分析,可实现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儿童、女性、老年人、慢病人群等不同人群的覆盖。九种体质辨识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并可进行脏腑辨证及脏腑虚实状态评估等。“心”是指中医心理测评,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与道生医疗联合开发的中医五态人格心理测评量表,其理论依据于《黄帝内经》中“五态人”和“五行人”的经典论述。

3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

     针对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人员匮乏及中医药辨证运用能力较差的现状,基层中医辅助诊疗决策系统,可对基层100余种常见病或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科学指导基层医务人员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辨证使用中成药、汤药方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4中医健康调理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心理测评及慢病辨证结果,可输出个体化身心综合的四季调养方案。针对体质的四季调养方案主要从养生食材、养生茶、养生粥、养生汤、经穴养生、起居调摄、养生功法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针对心理的调养方案主要从心理、行为、音乐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5中医健康干预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根据中医体质辨识、心理测评及慢病辨证结果,给出对证的中成药和汤药方剂建议,供临床医生参考;也可辨证提供中医特色健康干预方案建议,如针刺、灸法、神灯、拔罐、耳穴熏蒸、刮痧、贴敷、足浴等。干预方案中还包含中医特色技术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详尽说明。

6中医慢病管理

针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医务人员只需将患者的主要不适症状及次要症状输入,中医慢病辨证系统即可自动结合中医四诊信息综合辨证,并根据辨证结果提供相应的养生调理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干预方案建议。如:中医高血压病辅助辨证系统可辨出阴虚火旺、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痰浊壅盛、 瘀血阻络、脾阳虚、脾不升清、肾精亏虚、气血两虚、肝郁气滞、心阴亏虚、肝血不足、痰(湿)热内蕴、肾阳虚、胃火炽盛、心肾气虚、心阳虚等近20种临床常见证型。根据辨证分型,系统可给出相应的养生及干预方案建议。养生方法主要从饮食调养、养生功法、经络按摩、足浴养生、药枕养生等多角度自我养生推荐,干预方法包含内治法、外治法及主要不适症状的处理。

7各级医疗机构特色临床方案自定义应用

为使临床中医专家的经验、科室特色的养生干预方法进入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系统专门设置了自定义编辑模块。医疗机构可针对体质、慢病或人群,将临床经验(包括用药、养生及干预方法等)或特色养生干预方法等自定义编辑。医生自定义编辑的方案模块与系统自带的方案模块均可根据辨识辨证结果同步输出,专家可自定义选择所需模块。自定义编辑的模块化设置,人机结合,扬长避短,一次编辑,**使用,专家经验全面进入系统。

8中医远程医疗服务

    中医四诊仪含有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功能模块,通过该模块可实现舌面象高清照片、脉图、体质辨识报告、四诊检测报告、养生干预方案、西医体检报告的在线传输,通过音频和视频专业设备,实现在线视频及问诊等中医实时检测服务;同时专家会诊端可在线编辑处方或治疗方案,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网络传输给被会诊端。

9移动中医健康管理(APP)

移动中医健康管理(APP)可在线预约、查看检测报告及养生建议、医院健康知识或诊疗活动信息推送。此外,还具有健康可餐的功能模块,体检人员可根据体质辨识与健康状态测评结果,在线查阅适合自已健康状态的食材。

10中医治未病科研大数据挖掘系统

融合机器学习、模式识别、高性能计算等先进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潜在规律。采用分布概况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特征选择分析、聚类分析等五大类适合中医特色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区域大数据中的体质、慢病、生活习惯及舌面脉特征等深层次、隐含的信息和规律进行挖掘分析,通过表格、图形直观呈现,为治未病科研及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针对中医治未病科研特点定向开发,同济大学专业数据挖掘团队技术研发,为中医治未病科研及健康管理提供规范、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及科学研究平台。

六、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流程及服务模式

图3  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图

图4  个体化中医药养生方案及适宜技术干预治疗方案(气虚质应用举例)


按照此方案建设的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流程清晰、健康管理内容全面、养生调理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综合干预方法科学有效,便于落地实施。该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单独以体质辨识为主的中医治未病旧模式,开创了中医 “体质-脏腑-心理-慢病-养生-干预-管理”于一体的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新纪元。有助于打造中医特色突出、服务内容全面、示范效应明显、易复制易推广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较好解决基层中医药发展的诸多瓶颈,为基层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药文化建设建议

中医药文化建设范围广泛,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等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道生医疗可协助区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中医健康文化环境形象设计;通过中医药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满足百姓的服务需求。

弘扬中医药文化】主要是弘扬中医药历史及医疗机构发展史中所蕴含的宝贵中医药文化。可以通过文化长廊、壁画、雕塑、中医药器具模型等来表达。
【传播理念】主要是传播“天人合一”、 “上工治未病”等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及医院宗旨等。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引用中医学经典和本院名医塑像、院训,通过主题墙、墙饰等形式来表达。
【崇尚医德】主要是宣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中医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木刻、石刻、文化墙等形式来表达。
【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等。可以通过招贴画、保健处方、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来表达。
【彰显特色】主要是展示医疗机构特色、科室特色以及专家特长等。可以通过文化长廊、橱窗展柜、触摸屏、视频网络等方式来表达。
    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道生医疗可配合卫计委/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策划设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触控端(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移动中医健康管理APP(中医药文化推送)、中医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中医馆/国医堂等场所中医药文化氛围营造等。



图5  中医药文化建设设计示例

八、“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价值

图6  解决方案实施价值图


【该解决方案实施价值如下】

1、 有助于打造创新型的中医药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汇聚各级医疗机构力量,实现濮阳中医药强市目标;

2、 协助医疗机构为不同人群辨证制定“个体化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3、 构建中医药服务特色突出、区域示范效应明显的创新型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

4、 可全面满足国家及地方中医药服务建设项目的规范开展及绩效考核: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项目

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室建设项目

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中医馆”或健康小屋的建设项目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项目等

5、 支持推进分级诊疗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中医医疗”项目的落地实施;

6、 有助于全市及区域中医药卫生数据平台的打造、大数据库的建立及分析挖掘;

7、 有助于区域中医药科研课题或成果的申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8、 有助于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弘扬中医药文化理念。





 六、中医馆(中医诊疗区)配置设备简介

分类

设备名称

数量

必选设备

诊断设备

中医四诊仪(SMF-III):

采集舌象,脉象,体质辨识,养生方案,心理测评,老年体质辨识,儿童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辩证分型

中医体质查询机(HS1000):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9种体质进行辨识,得出测量者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环境适应力等信息。

养生调理系统:通过体质辨识,给出个性化的养生调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药物调理、运动调理及食疗食谱等。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标准化技术,按照中医“十问”顺序,完整,全面的采集问诊的相关信息。



诊疗设备

电针治疗仪(SC-SDZ-II):

该仪器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无疼痛,适用于临床内、外、儿科、皮肤科、骨伤科、康复理疗科等一百多种系统疾病。


穴位探测针灸治疗仪(SC-6805-IIA):

连续、断续、及疏密三种波型6路输出,强度可调,电兴奋、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仪,对各种类神经麻痹引起的肢体瘫痪、肌肉劳损疾病、神经肌肉技能的恢复以及对眩晕、呕吐、痛经、平喘均有功效。


艾灸设备

多功能艾灸仪(SC-HBWZ1):

根据传统艾灸的原理,结合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磁疗方法,能够进行温灸、温针灸、隔物灸、发泡灸、化脓灸操作的现代艾灸仪,消除了传统艾灸燃烧冒烟、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弊端。


火罐

1-5号罐(通用型)


神灯(通用型)


牵引设备

颈椎牵引设备(SCJ-I):

手动颈椎牵引,样式豪华,采用减速机传动,操作轻便,牢固耐用;

腰椎牵引设备(SCY-IA):

电动控制腰椎牵引,电动开关,患者及医生均可控制牵引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开关实现人为的自动间歇牵引持续牵引、反复牵引及牵引力量自动补偿,配备腰部热疗功能。


治疗床

多功能治疗床(好博HB709):

床面采用进口医疗专用材料,防潮、防菌、防火,符合机电质量及安全标准,电动控制治疗体位,配有患者呼吸孔,配有电动脚踏开关进行升降,同时配备手控开关,可根据需要调整床面高度、角度,方便治疗师对患者全身各部位进行手法按摩及针刀微创手术治疗.

熏蒸床(SYJ-IIB):

集牵引、熏蒸于一体,中药汽疗全电脑控制,自动恒温,自动定时,自动报警,数码显示,具备自动控送中药蒸汽功能、自动防干烧功能、自动漏电保护,加价选配熏蒸罩。


中医磁疗设备

磁振热治疗仪(SC-CZ-1100):

一路输出;磁振热治疗采用磁场、振动、温热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治疗方式;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速炎症渗出吸收;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有效缓解肌肉的僵硬、疲劳和疼痛;人体在磁场中,可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经颅磁治疗仪(SC-JL-4000):

经颅磁刺激仪是通过特定磁场原理,作用于脑细胞和中枢神经上;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代谢酶的活性,使受损的脑细胞代谢增快,增加损伤细胞的可修复性;进而达到镇静、安神、促进睡眠和抗抑郁、抗焦虑、消除神经衰弱、缓解脑疲等,目前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极大的认可。


中医热疗设备

电脑恒温蜡疗仪(SCL-2):

导热油隔加热化蜡,速度快,误差小,保温效果好;可设下一周的工作参数;开机后自动工作,设定参数,有石蜡过滤装置,达到温度后可过滤石蜡;防漏电功能;漏电保护装置和绝缘导热油,让您使用更安全;无水化蜡技术;蜡电分离(防电墙技术)。


中药设备

中药饮片柜(D3-B):

抽屉面采用优质不锈钢磨砂板冲压一次成型,外框架采用不锈钢方管,40个金属抽屉,采用优质金属冷轧板,抽屉内部全封闭,防鼠防串药,每个抽屉内部配有6个塑料活动药盒,总计可装240味中药,双层轨道设计,可载重80公斤 。

电子秤(通用型,精准度:±0.1克)

ƒ药架:不锈钢材质,规格800x400x1700cm


中药设备

煎药机(SGC2000/1+1常压自动煎药包装机):

煎药包装一体组合,紧凑合理,美观大方,节省空间;整体煎药包装过程采用精密数控技术,控制精度高;玻璃筒体,煎药过程清晰可见;防干烧功能,当温度过高或无水时,系统停止加热并蜂鸣报警;常压煎煮功能,保留传统煎药方式;变量可调包装,满足不同顾客需求;所有接触药品部位均采用无毒、耐腐蚀、不吸附的稳定材料。

粉碎机(DLF-50):

适用于中药粉碎。封闭式粉碎,无粉尘,清洁卫生,操作简单。粉碎范围广:阿胶、洋参、黄芪、三、海马、灵芝、甘草、珍珠等不同性质物料均能很好粉碎。标配主机1台及全部配套附件,适用电压:AC220V;电机转速:28400 r/min;粉碎槽及刀片均采用不锈钢制造,可连续式投料.

ƒ中药制丸机(AW-90):

全自动中药制丸机汇集各种全自动中药制丸机优点于一机,全自动中药制丸机具有丸形圆、剂量准、崩解快、出条光滑、无棚料、传动平稳、操作容易、故障率极低等优点,其中速控全自动制丸机的搓丸刀转速可根据出条量快慢自动调速,真正实现了制丸的自动化控制,是制丸机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越。全自动制丸机能制作蜜丸、水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腊丸等等,全自动制丸机整机符合GMP标准,全自动制丸机是制药厂、保健食品厂和医院制剂室、诊所、药店理想的制丸机械。

④膏方包装机(YB10-50A):

功率:2890W,自动包装,卫生健康。保质期长,易于携带,服用方便。包装温度、包装袋数自动显示。封合温度数字化控制。包装量为20-50ML无级变量可调整包装容量。

适用于粘稠液和膏方包装。生产厂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通过ISO9001认证、ISO13485认证和CE认证。

⑤多功能浓缩机(YZN-50):

型号:YZN-50,电压:AV220V,容量:20000ml-50000ml功率:4300W,尺寸:1000×560×1800(mm),重量:190Kg真空率:-0.09Mpa,采用真空浓缩技术,浓缩速度快,可达3000-4000ml/小时,浓缩平均速度:3000ml/h,具有高温密闭煎煮功能,更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实现无味煎药。兼具压力、无压力煎煮功能,且具备搅拌功能,可充分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具有低温提取,可防止焦糊。可以实现制膏、制粉功能。水冷式冷却方式,冷却效果更佳。

电动挤压,实现药渣药液自动分离,并具有过压保护功能。

多功能控制,具有100小时预约、自身过热保护防干烧功能、自我诊断功能,可真空负压蒸馏煎药,可用作高倍浓缩机。可配膏体包装机。




泡洗设备

电脑红外按摩理疗床(SCA-I):

有机结合,对人体各个穴位按摩刺激,辅以远红外全程跟踪热疗和磁疗,并可根据人体重量调节按摩力度。




中频治疗设备


电脑中频治疗仪(SC-BA2008-III):

内存99个专家处方,四路同、异步治疗通道,两路同、异步热电通道,两路离子导入通道,两路干扰电治疗通道。

电脑消炎止痛治疗仪(SC-ST-A标准配置):

红外偏振光疗法是利用偏振元件获取红外偏振光,通过其光作用达到抑制神经兴奋性、松弛肌肉的作用:可通过阻断疼痛恶性循环和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消除炎症和水肿。



超声波治疗设备

超导风湿治疗仪(SC-HB810A):

将高频电能转换成超声波能,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穿透性、可聚性和良好的方向性等特点,通过超声波辐照,将能量沉积于病变组织,通过器械效应、温热效应、理化效应作用于机体,改变局部病变组织微环境,增强渗透,提高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再生能力,达到对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


ƒ骨质疏松治疗仪(SC-HB320普通型)

无创、安全方便,内置常用6种治疗模式及数十种治疗方案,另有五个自编程序供患者使用。


备选设备

诊疗设备

中医经络检测仪(MT-0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检测人体十二经络原穴,分析出中医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与气血盈亏状态;投标设备须能够将经络信息采集分析、问诊信息采集分析结合于一体,为脏腑经络辨证、临床干预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数字及图像等形式,输出客观化的量化指标;对常见慢性疾病的未来趋势预测及既存征兆提示功能;通过既存征兆提示模型、常见病危险性前瞻评估模型,对现有疾病及可能发生的疾病作出评估与预警的功能,并能够标识各危险因素量化比例,为健康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未病先防的客观依据;能够对脏腑功能、虚实寒热、气血盈亏进行分析提示;能够根据检测结果,提供个体化治未病干预方案;



中药熏洗设备

熏蒸治疗机(SCZ-II:

采用玻璃钢外壳,美观耐腐蚀,电脑控温,自动防干烧,自动漏电保护,配备多功能花洒,上盖设有手孔,手可伸出自由活动。


康复训练设备

训练床(SCQ-1):

偏瘫、截瘫及其重症患者恢复训练时站立训练,可手动调节床面高度。

训练阶梯(SC-KF-B-010):

双向,实用的简易步行训练装置,用于患者恢复日常上下楼梯功能。

ƒ平衡杠(SC-KF-B-021):

配矫正板,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训练,适合于各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也可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④姿势镜:

普通穿衣镜,面积大小可选


中频治疗设备

脑健康仪(好博HB510D):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合成仿生生物电流及生物磁场,通过贴于耳后乳突的电极片和专用的磁疗帽无创穿过颅脑屏障作用于小脑顶核和脑部深层组织,改善脑血管的弹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促进大脑微循环,加速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脑部功能加速恢复。


       



                              





                             郑州宏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办公电话:0371-60900518

                                           传    真:0371-86138058

                                           Emai:zzhs@zzhsyl.com

                                           公司网址:www.zzhsyl.com

                                           地    址:郑州市金水区中州大道634号


联系我们
邮箱:zzhs@zzhsyl.com
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中州大道634号
咨询热线:15837190515

微信咨询

在线留言
Copyright©2015 郑州宏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19735号-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2019735号-1号